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 |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建筑师:Brandlhuber+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brandlhuber+ 是由德国建筑师 Arno Brandlhuber 主持的事务所,以批判性设计、法规研究与跨学科合作著称。事务所强调空间的多重可能性。其代表作如柏林的 Terrassenhaus Berlin与 Brunnenstrasse 9,均以开放结构、材料真实和灵活用途闻名。brandlhuber+ 更像一个合作网络,长期与艺术家、学者、法律专家协作,活跃于建筑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功能:艺术基金会展厅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位于德国黑森地区福特旺根(Furtwangen)小镇的西德尔艺术基金会新馆,是一座将地方工业历史与现代建筑语言巧妙融合的当代表达。这座建筑不仅展示了艺术,更承载着委托人家族跨越七代的企业记忆与文化传承。

西德尔家族自1750年起便在福特旺根开展钟表零件的铸造业务,随着技术发展,19世纪转向电话通信领域,现已成为建筑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两位现任掌门人同时也是资深艺术收藏家,并于2013年成立了Horst & Gabriele Siedle艺术基金会,将私人藏品向公众开放。

激进的老结构使用方式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新馆选址紧邻西德尔公司总部、车间与办公楼,场地中心原有一座典型的本地住宅,外立面覆以传统木瓦。团队决定保留这座老宅的墙体,作为新建筑核心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模板。通过这种方式,老房子的木瓦纹理被“印”在了新混凝土中,形成带有历史痕迹的核心体块。这种“以旧筑新”的方式,不是简单地保留,而是转译,使得工业历史通过材料语言继续存在于新的空间之中。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整个建筑主体由混凝土与玻璃构成,采用现代主义常见的“架空”手法——主展览空间被架设在一个通透的玻璃底座之上,仿佛漂浮于地面,街道的公共属性自然延续至建筑之中。建筑的总尺度为34.50米 × 25.40米,中央粗壮的混凝土核心清晰可见,成为结构与视觉的焦点。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空间亦是结构

架空的首层无内部分隔,空间极为灵活,可根据需要转化为前厅、访客接待区、活动场地、资料馆、书店或临时展览空间。上部展厅悬挑长达13米,提供8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向公众展示艺术收藏。令人特别关注的是,上层空间中用于展览的“房间”是对现有藏品存放空间的原尺寸复制——不仅延续了原有展览逻辑,也参与承重,将荷载通过核心结构传递至地面。

从力到形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屋顶等高线图纸

该项目的第三个设计核心是“结构的可视化”。在首层,建筑通过全玻璃立面直接暴露出内部的承重核心。而在上部量体中,结构逻辑则以更为“雕塑化”的方式呈现:设计没有采用常规的钢筋加固方法来抵抗局部应力,而是通过在特定部位加厚混凝土墙体来进行应力分布。结果是,建筑上层呈现出一种非对称、充满张力的“悬浮形体”,清晰地显露出其结构内核与力的走向。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剖面A-A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剖面C-C
以旧筑新,以力筑型:西德尔艺术基金会(Horst & Gabriele Siedle Art Foundation)| Brandlhuber+ | 极速案例 – 极速工作流
剖面 G-G

这一设计策略,不仅是对建筑本身结构逻辑的回应,也是对西德尔公司“铸造”传统的一种抽象致敬。在这里,建筑成为历史的延续、结构的表达与艺术的容器。

然而,最终实施方案放弃了这个悬浮的体量。改为使用木结构屋顶。但是使用老建筑为建筑内模板的方式,还是将历史永久保留。

本文分析的案例是极速案例发表的第六个案例,初次发表于2020年12月22日,由流连, Oil编辑。
文本重新写于2025年11月09日

图纸,照片出自于:

El Croquis 194 Brandlhuber 1996-2018

https://www.studioemde.com/0170-art-collection-siedle

https://bplus.xyz/en/projects/0170-art-collection-siedle

https://www.sandhelden.de/projects/horst-und-gabriele-siedle-kunststiftung/das-siedle-haus?utm_source=chatgpt.com

本文版权:极速工作流 2.0|建筑设计全流程与作品集平台 - Rhino建模|D5渲染|GH参数化|课程设计教程。发布者:Yukai,拒绝洗稿抄袭。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uper-workflow.com/%e4%bb%a5%e6%97%a7%e7%ad%91%e6%96%b0%ef%bc%8c%e4%bb%a5%e5%8a%9b%e7%ad%91%e5%9e%8b%ef%bc%9a%e8%a5%bf%e5%be%b7%e5%b0%94%e8%89%ba%e6%9c%af%e5%9f%ba%e9%87%91%e4%bc%9a%ef%bc%88horst-gabriele-siedle-a/

(0)
上一篇 2025年6月15日 下午10:16
下一篇 2025年6月9日 下午12:17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客服

📬 联系方式

微信:Buildup01(松哥)

微信扫码添加:

极速工作流-客服-松哥微信-二维码

邮箱:info@super-workflow.com

🕒 工作时间(工作日)
中国:9:30 - 18:30
美西:10:30 - 17:30

关注微信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最新消息

极速工作流-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欢迎来到,极速工作流 2.0,官网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