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案例009| 拼贴风格的立面美学 条形码之家Barcode House / MVRDV
可鼠标拖拽旋转案例模型
-01-
建筑师介绍
△MVRDV合伙人,Winy Maas,Jacob van Rijs和Nathalie de Vries
本期案例来自MVRDV,MVRDV成立于1993年,是在全球范围都为人所熟知的设计公司,在柏林墙推倒的第三年,随着欧洲民主党派所倡导“Third-way”社会观念的兴起,就读于代尔夫特大学建筑系的三个年轻人Winy Maas,Jacob van Rijs和Nathalie de Vries在荷兰鹿特丹成立了这间如今拥有巨大“能量”的建筑事务所——MVRDV。
在事务所成立的这30年间,MVRDV不断输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项目,他们的设计在兼并简化的生成逻辑和自由的功能转化的特点同时还拥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但相比于追求形式的设计方案,MVRDV在形式上的冲击力并不源自对建筑造型上的刻意追求,而更像是经过一系列内部的理性逻辑推敲后自然反映到外部的造型特点。
在一次采访中,Nathalie de Vries说到他们的第一个住宅项目Wozoco老年公寓,在平衡住宅密度和绿地占比这一问题中,如何将100个住宅单元整合在只有87个单元占地面积的建筑中的解决办法应该已经是被大家耳熟能像的故事,相较于传统的解决策略,MVRDV没有压缩居住单元或牺牲公共空间,而是直接将余下的13个住宅单元“悬挂”于建筑的外部,这样直接的解决的方式在当时普遍都拘泥于传统设计思维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并且简单直接的解决策略也使他们的建筑设计变的“易读”,从而获得的了更多的认可。
We take a perfectly normal thing, that’s been done very often in a certain way, and we start to question that, why on earth should we make every new shopping or office or tennis court in the same way?
——Nathalie de Vries
△Wocozo Apartment, MVRDV
△Wocozo Apartment, MVRDV
Data-driven的设计原动力
随之项目尺度的不断扩张,除了这些形式上的观念之外,1990年中期开始MVRDV还对理论工作产生了兴趣,着迷于隐藏在项目背后的大量的数据,从法规,技术要求,气候条件,到业主意愿,地区政治倾向,数据的密度越来越大,但这些看似约束的条件对于MVDRV而反被利用成了他们的设计原动力,受到数据的驱动,这些数据隐藏在包围着人们生活的大量图像和文字中,因此他们的设计关注点逐渐转向置于历史背景下将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使用。MVRDV对数据使用的重视可以在他们1999年的名为Metacity / Datatown的项目中看到。Winy Maas将数据镇(Datatown)形容为“一个仅希望作为信息来探索的城市;一个不了解特定地形,没有规定的意识形态,没有代表权,没有背景的城市。”
△Datatown, MVRDV
-02-
功能&空间
△条形码住宅,MVRDV
条形码住宅位于慕尼黑的郊外的住宅区,建成于2005年,是一栋兼并住宅和工作室的房子,业主是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他们对这座房子最基本的期待就是工作空间和生活空间要划分开,这也体现出他们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要求。项目名称“条形码”也非常直白的概括了其特点,建筑被垂直分为九个带状的盒子,两个完整的体量各自容纳着四个宽窄变化的体块,加上中间的下沉空间形成的看不见的体块,一起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形成一个带状的长条一直向南延伸到花园。
但拼接的立面形式却和简单的形体形成对比。体块从内部的空间功能上进行切分,同时在这种分割也直接反应在了立面材质上,不同于常规设计中,设计师会尽量选择契合度较高的材料应用在一个项目中,Barcode House的立面材质通过反差强调了这种拼贴的效果,这些材质中有些冰冷且坚硬,有些却温暖柔和,银色,红色和黑色,玻璃,钢,木材和塑料,就像生活中由各种琐碎的拼凑而组成的日常。
△分析图:功能适应场地的调整,MVRDV
△北侧的体量,MVRDV
房子由南到北依照内部的功能属性被赋予了不同的立面材质,临近场地北侧的体量用于工作室的主要功能,而另一侧服务于生活。银色材质营造出一种硬核的工厂气质,考虑到场地位于和谐的住宅区,凹陷的孔洞处理让坚硬的金属色防水油布材质从视觉上变得柔软,阳光照在上面反而给人温暖的感觉。而南侧的红色材质采用了OSB面板,这个材料同样也被MVRDV应用在了Thonik Studio的建筑外立面上,耐腐蚀奶候性的特点让这种材质可以将漆色延续保持更久的时间,而鲜艳的外表皮内部对应的就是孩子们生活和游戏的空间。
-极速工作流|自制Rhino模型-
在条形码住宅中,空间被配置的井然有序并同时讲这种秩序反映在了外部,不同尺度的带状盒子反映了生活和功能在这个房子内的不同占比,也体现了开放与私密之间的平衡。在这个直观的设计外部背后,其实MVRDV和业主也对房屋的可持续性提前做了考虑,最初大家就达成一致,决定用木结构替代便宜但可持续性叫差的混凝土作为房屋的结构,并且,由于这种按比例拼接的内外统一的设计,也便于未来因为功能需求的的改变对房子进行改变,因此条形码住宅的设计非常灵活:预见使用模式的可能变化,而不是严格执行特定的使用模式。
-03-
案例图纸
△首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剖面图A-A
△剖面图B-B
△剖面图C-C
△剖面图E-E
△西立面图
图纸及参考资源出处:
本期模型速递员:鼎 北京建筑大学
文字编辑:Oil SCI-Arc Thom Mayne Studio
目前极速案例已积累了一定数量
我们创建了极速案例讨论群邀请感兴趣的朋友一起进群讨论
因目前群内人数已超过200人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添加并联系 极速客服_松哥
发送 极速案例讨论群
即可进群讨论
会定期发送极速案例的相关阅读资料
欢迎一起入群讨论
扫描二维码来公众号看看我们吧